为促进教师更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涵,切实把新课标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024年8月30日,我校举行2024-2025第一学期教研培训。党委书记周燕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军,副校长耿立平,副校长佘念利,纪委书记郭兴利,副校长戚兵出席了会议。唐山一中全体教师和枫华集团校、英华集团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由戚兵副校长主持。
戚兵副校长首先与老师交流了“珍惜学习的机会”的话题。他从国家发展的趋势、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需要三个角度谈起,从“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启发教师要善于从专家学者、身边同事甚至对手身上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要学以致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接着,在全体教师热烈的掌声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崔成林教授做了《“教学评一体化”:优质教学的基本准则》专题讲座。崔教授首先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科教学目标变化进行了解读,并明确指出一线教师要顺应教学改革趋势,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开花。
接下来,崔教授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为什么‘教学评一致性’能减负提质?”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
崔教授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有三:命题方向、学习动机和教学的质。高考的基本功能是为国选才,因而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培养自我效能感、为学生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同时,教师要摒弃“灌输者”的身份,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让学生主动学习。
何谓“教学评一致性”?崔教授在美国教育家安德森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内涵就是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四个“灵魂之问”,要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目标设计必须关注“学有所成”与“学以致用”;要以高阶思维驱动低阶思维,让深度学习发生在常规课堂;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最后,崔教授就如何实施深度学习和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等进行阐述,明确将“死教材”变为“活课程”的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如何确定大单元主题、确定学习目标、实施目标评价,最终实现目标、教学和评价的统一。
在讲座过程中,崔教授引用大量各学科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具体生动,入情入境,指导性强,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教”无止境,“研”以致远,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相信所有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定会坚定信心,不断钻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