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唐山一中、唐龙建行党员联建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丰富党员文化生活,学校党委于11月21、22日晚上组织全校党员赴橙天威利斯影城观看电影《金刚川》。其中,21日晚上6:20开始的第一场为联建观影场,中国建设银行唐山唐龙支行党支部邀请我校部分党员同志共同观影,观影结束后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合影留念。
电影《金刚川》是一部由管虎、郭帆、路阳执导,由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于2020年10月2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献礼片,通过多个角度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中的故事。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党员同志们再一次领会到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观影结束后,我们共收到联建双方多名党员同志发来的书面观后感。以下为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请大家欣赏——
很荣幸能参加支行与唐山市第一中学共同组织的党建观影活动。2020年恰逢抗美援朝70周年,作为以此为题材的战争片电影《金刚川》,电影围绕解放军在金刚川夺川修桥,分别从士兵、对手、炮手、桥4个角度来阐述。让这段历史饱满、恢弘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以群像经历洞见战争的冷酷无情,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热血、忠诚、奉献和担当精神。作为一名建行青年员工,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挥这种坚韧、顽强和不屈的精神。星辰虽然渺茫,汇聚起来便是海洋。纵使这些前赴后继的先辈我们不能叫得出每一个人的名字,但厚重的中国历史当中,每一个人都会被深深铭记,熠熠发光!
——唐龙支行 佟博华
看完电影《金刚川》之后,带给自己心灵上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影片完全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性却并没有使人产生对战争的恐惧,反而使今天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的先烈是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了后代的安宁、幸福而前赴后继、奋勇牺牲的,唤醒了和平环境中沉睡在人们心中某个角落的英雄情结。无论是全部牺牲的炮兵,亦或是影片最后用众多士兵肉体搭建的桥体,都彰显了革命先烈的那种不畏牺牲,心系国家的高尚精神。
这部影片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千古流传的名言的真实写照。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看完这部影片后自身的境界得到了提升,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定当向这些伟大的的革命先烈学习看齐,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随时准备好为国家、为党奉献一切。
——唐龙支行 田 杰
该影片观看之后,让我为自己生活在这样和平年代感到无比幸福。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祖国今天的安宁。从影片表现方式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中国战士的顽强,让我们对于战争的残酷不感到恐惧,反而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的先烈是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了后代的幸福而前赴后继、奋勇牺牲的,唤醒了和平环境中沉睡在人们心中某个角落的英雄情结,让我们变得更有力量。
——高一支部 王丽晶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高一支部 邵宇婷
《金刚川》这部电影没有选取知名战役,也没有刻画邱少云这样的战斗英雄,但是它让我们看到志愿军战士群体。面对美军强大的空中打击,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像蚂蚁,力量虽小却足以改变世界。
——高一支部 蔡 云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两个视角的情节。我军防空炮共设有两处,本来他们可以隐蔽地向敌人战斗机及轰炸机发射炮弹。但当他们发现敌机的目标是炸桥时,他们不惜点火暴露自己的位置吸引敌方火力,我深深体会到他们不惧牺牲的崇高精神。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会笑,会说话,都有自己的亲人,在敌机无情的炮火前却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不堪一击,前一秒还在操纵炮台,下一秒便化作一片“红海”,染红了大地。最后只剩张飞一人,他一个人驾驭了需要七个炮兵操作的高射炮,仅用最后三发炮弹击落了一架美机,最终在熊熊烈火中壮烈牺牲。因为来不及修桥,工兵们人人手扛木板叠罗汉,让大部队顺利通过。他们满身流汗,表情痛苦,但仍忍着痛和累,他们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和团结精神,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美军对此感到深深的敬佩,感叹道:“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做出了超神的行为。”
——高二支部 崔 娜
回望那段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内心澎湃不已。在《鸦片战争》的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软弱和腐败的清政府向国外列强的屈从,一再的赔款和割让领土,在《南京大屠杀》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的任意残杀和侮辱,但在《金刚川》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战斗,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扞卫了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被他说对了!
——高二支部 史艳丰
周六看了电影《金刚川》非常感动。电影从四个角度展现了围绕一座桥7次被炸掉又7次修复展开的故事,描写战友情兄弟情,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心中有大义大爱。在强敌的飞机大炮面前,无所畏惧,以弱胜强,用自己的身躯搭建起一座桥,顺利到达指定地点,扭转这个战争局面,取得全面胜利,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士气,打服了强敌。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鼓舞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高三支部 隋 静
看完《金刚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渡江就有如此大的牺牲,那整个战争该有多么的惨烈和悲壮!多少英雄的血肉之躯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前行,不努力,不加快我们赶超美国的步伐?落后就要被欺负,还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不屈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但我们不能总是牺牲。当美国的飞机气焰嚣张地在空中盘旋,肆意妄为地投下一枚枚炸弹,我想,我要努力工作,哪怕我的力量再微薄,我也要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
——高三支部 郑 玮
“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句话听了很多年,但看了《金刚川》,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影片的最后是战士们在如雨的炮弹中冒死扛住桥梁的群像,他们说“为了后代人,我们拼了!”我也是他们后代人中的一员,我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我也希望我的后代生活得幸福。但没有永远的和平,落后就要挨打,原来我觉得“为国育人”这句话挺空泛的,但看到电影中的这一幕,听到这句话,我真诚地想要更努力地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我们永远国富民强!
——高三支部 赵梁丹
观完《金刚川》内心感受颇多。我最想表达的就是感恩,感恩我强大的祖国,感恩和平进步的时代,更感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为“保家卫国”牺牲的革命烈士,以及为祖国建设孜孜不倦奋斗的建设者们。“我们那时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这句老兵回忆时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他们也还只是个孩子,如果没有战争,他们或是在学堂安静的读书,在田间恬然的耕作,但是祖国需要他们他就用着稚嫩的双肩担起了家国责任,用无畏的精神、坚定的意志面对敌人,面对牺牲。是啊,哪有什么英雄从天而降,只不过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要永远坚持“四个自信”;在新时代建设中,不忘历史,赓续民族精神,始终褒有“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教务信息科研支部 何艳超
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经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绝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美帝国主义就将战争的魔爪伸到了家门口。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退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务信息科研支部 李文静
在150分钟的观影过程中,大家被在残酷恶劣的战争场景中,中国军人表现出的英勇无畏、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所震撼,感到:中国军人用铮铮铁骨架起的桥,是任何反动派都炸不断、摧不毁的,它们坚如磐石,永远屹立。
影片中,这些台词:“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丈夫许国实为幸事。”“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等等,现在仍在耳畔回绕。影片中高炮班的关磊和张飞兄弟情深,在掩埋牺牲的战友时,敌机又至,张飞化悲痛为力量,与敌机顽强搏斗,看到他拄着拐杖,脖子上挂着炮弹,艰难的走向炮车,誓死守卫大桥。
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的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解放而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英雄壮举,为我们换来了安定和平的生活,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战争的伟大胜利,让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也证明了毛主席(1946年8月6日)在延安杨家岭接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提出“一起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是正确的,正义必定战胜强权。
我们要永续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共建坚不可摧的“桥”,让我们雄赳赳,气昂昂,敢于斗争,坚韧向前,努力奋斗,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进!
——校党委书记、校长 王卫国
(编辑:蓝天;审核:江晖)